- A+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一、高危药品定义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错误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物。虽然错误使用这些药品不会比其他药品常见,但其后果却严重得多。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二、高危药品的分类及品种
参考美国安全用药研究所(ISMP)分类,结合我院实际用药情况,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和品种,具体品种见附录。
三、具体管理制度:
1.高危药品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单独存放,并在高危药品存放药架处设置明显警示性提示牌;
2.高危药品领用必须开具单独的领用单。且定期进行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3.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4.药剂人员在调配高危药品时,要严格审查处方,对不符合规定的高危药品处方,拒绝调配;
5.高危药品调剂和临床使用实行双人复核制度,确保调剂和使用的准确无误;
6.高危药品在使用时,严格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药品名称、药物剂量及给药途径等内容;
7.加强高危药品的有效期管理,保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8.护理工作站原则上不存放高危药品(抢救药品除外),如确实需要,须单独贮存在固定的地方,贮存处有醒目标签标志,限量存放,并定期核查备用情况,核对数量,防止高危药品外流;
9.临床药师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重点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10.定期对高危药品目录进行更新,新引进高危药品须经过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
附录:
高危药品目录
A级高危药品
编号 | 药品种类 | 药品名称 |
1 | 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 肾上腺素注射液、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多巴酚丁胺注射液、间羟胺注射液、盐酸麻黄碱注射液 |
2 | 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药 | 艾司洛尔注射液、酚妥拉明注射液 |
3 | 高渗葡萄糖注射液 | 50%葡萄糖注射液 |
4 | 胰岛素制剂皮下或静脉用 | 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诺和锐30笔芯注、诺和灵注射液、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 |
5 | 高浓度电解质制剂 | 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
6 | 血管扩张药 | 注射用硝普钠、硝酸甘油注射液 |
7 | 吸入或静脉全身麻醉药 | 氯胺酮注射液、丙泊酚注射液、七氟烷(吸入用) |
8 | 静脉用强心药 |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地高辛 |
9 | 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 | 胺碘酮注射液、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静注)、阿托品注、门冬氨酸钾镁注、维拉帕米注射液 |
B级高危药品
编号 | 药品种类 | 药品名称 |
1 | 抗血栓药 | 华法林、肝素钠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尿激酶、纤溶酶、替罗非班注射液、阿替普酶注 |
2 | 注射用化疗药 | 注射用甲氨蝶呤、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多西他赛注射液、注射用环磷酰胺、卡铂、顺铂、奥沙利铂、阿糖胞苷、长春瑞滨、紫杉醇、吉西他滨、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平阳霉素、多柔比星、吡柔比星、表柔比星、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唑来磷酸注射液、氟尿嘧啶、奈达铂粉针剂、亚叶酸钙注射液、伊立替康粉针、博莱霉素注 |
3 | 静脉用催产素 | 缩宫素注射液、卡贝缩宫素 |
4 | 静脉用中度镇静药 | 咪达唑仑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注射液 |
5 | 小儿口服用中度镇静药 | 水合氯醛 |
6 | 凝血酶冻干粉 | 白眉蛇毒血凝酶 |
7 | 阿片类镇痛药,注射给药 | 吗啡、哌替啶、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布桂嗪 |
8 | 静脉放射性造影剂 | 碘海醇注射液、碘佛醇注射液、泛影葡胺注射液、钆喷酸葡胺注射液、碘化油注射液、碘克沙醇注射液、碘帕醇注射液 |
9 | 全肠外营养 | 脂肪乳(中长链)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肝胺注射液 |
10 | 其他 | 异丙嗪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 |
C级高危药品
编号 | 药品种类 | 药品名称 |
1 | 口服降糖药 | 格列美脲、吡格列酮、格列吡嗪、瑞格列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西格列汀 |
2 | 甲氨蝶呤片 (口服,非肿瘤用途) |
|
3 | 肌肉松弛剂 | 维库溴铵注射液、阿曲库铵注射液、罗库溴铵注射液 |
4 | 口服化疗药 | 比卡鲁胺片、卡培他滨片、羟基脲、他莫昔芬、来曲唑 |
5 | 中药注射剂 | 血栓通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益气复脉注、柴胡注 |
6 | 透析液 | 低钙腹膜透析液1.5%、低钙腹膜透析液2.5% |
注:红色为新加。
点击链接下载:高危药品目录、管理制度
【注意】
* 由于厂商、供应商等原因,少量药品的规格、厂家、价格等可能变更,甚至停产!
由于工作繁忙,处方集可能有遗漏、部分药品说明书可能有错误或未更新,请勿过分依赖!
本页内容仅供专业人员参考,患者请勿擅自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等!
♥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后在微信中使用更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