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即抗感染药物,即杀灭或者抑制微生物生长或繁殖的药物,包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滴虫、原虫药物、抗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药物等,老百姓常说的“消炎药”、“抗生素”就是抗菌药物中的一种,也是抗微生物药物里最主要的一大类药物。
二、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是一项全球威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目前每年至少有70万人死于耐药性疾病,越来越多的常见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性传播感染和尿道感染,正在变得无法治愈。
不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危害很多,最重要的是会加速耐药,造成耐药危机,目前已出现多种对大多数抗菌药物(3类或以上)耐药的多重耐药菌,甚至出现了对常用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全耐药菌(超级细菌),若不采取措施遏制耐药,面对这些耐药微生物的感染,明天将无药可用。
四、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1.只要感冒发烧、咳嗽、腹泻就服用抗菌药物
大部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发烧、咳嗽、腹泻都只是一种症状,多种疾病或环境因素可以导致这些症状,并非都是细菌感染引起,如咳嗽还可能是病毒感染、食物刺激、气候变化、哮喘等引起;腹泻也未必是细菌感染胃肠道所致,如对乳品、鱼、虾等食物过敏、腹部受凉引起的肠蠕动加快等也可导致。这些情况都应该经医师诊断、明确病因后再用药,滥用抗菌药物不但对病情没有帮助,还可能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
2.主动要求医师输液、要求开贵药、开“好药”
特别是一些家长,对小孩发烧、咳嗽咳痰很焦虑,一来医院就要求医师输“消炎药”快点治好,有的甚至要求用最贵最好的药。其实这是误区,首先,需要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判断是否为感染,其次,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输液治疗,能口服不注射,病情严重者才考虑静脉给药。另外,不能以价格的高低来判断抗微生物药物的好坏和疗效,不同抗微生物药物针对不同病原微生物,应由医师根据药物的抗微生物作用及微生物的耐药情况决定选择何种药物。
3.为了方便每天只服用一次,为了见效快加大服用剂量,为预防感染长期用药、担心药物副作用减少剂量、一旦见效就停药
①抗微生物药物在体内必须要达到有效杀菌或抑菌浓度,且要维持一定的时间,才能不给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会;
②有些抗微生物药物加大剂量疗效无明显差别却增加了不良反应,有些药物甚至很容易达到中毒剂量;
③除手术等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预防性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这样做不仅没有意义,还会使病原微生物耐药;
④减少服药次数、减少剂量、一旦见效就停药等做法不仅可能导致治疗失败,还可能诱导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十分不可取。因此,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必须用足剂量,达到适合的疗程,切不可随意停用或自行调整用法用量。
4.认为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使用多种抗菌药物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感染
先说结论:应该由医师初步判定可能的病原菌,最好能尽快明确病原菌,根据病原菌首选窄谱抗菌药物,即可用窄谱抗菌药物治疗的感染,不用广谱抗菌药物;可以应用一种抗菌药物控制的感染则不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只有遇到严重的、由多种细菌造成的复杂感染时,才应积极选用广谱抗菌药物,或联合用药,另外,某些耐药性很强的病原菌,可能需要联合用药。但这些情况都不适合由患者在家里自行用药,下面说说具体原因:
每一种抗菌药物都有自己的抗菌范围,这个范围被称为抗菌谱。通俗的讲广谱,就是范围大;窄谱,就是范围小,抗菌谱广的抗菌药称广谱抗菌药物,而抗菌谱窄的抗菌药则称窄谱抗菌药物。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很多人可能存在不放过“漏网之鱼”的想法,更偏向于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者联用多种抗菌药物。主观上认为这样作用范围更广、更强,能够更加全面的杀灭细菌,其实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
我们身体内存在致病菌的同时,还存在着更多有益的菌群,抗菌药物在将体内致病菌杀灭或抑制的同时,体内有益的菌群也会被抗菌药物杀灭或抑制,抗菌药物的抗菌谱越广,被杀灭或抑制的有益菌群也就越多,导致人体微生物的正常平衡被破坏,不敏感菌(如真菌等)趁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二重感染。同时,在广谱抗菌药物压力下可能筛选出更多的耐药菌。所以,应该尽可能的减少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联用多种抗菌药物以避免二重感染,减少细菌耐药。
五、遏制微生物耐药,我们应该怎么做?
1.常洗手,保持卫生,阻止病原微生物传播;
2.多运动,增强抵抗力;
3.不随意自行购买、使用抗微生物药物,避免乱用、滥用这些药物;
4.去医院明确病原微生物,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
【注意】
* 由于厂商、供应商等原因,少量药品的规格、厂家、价格等可能变更,甚至停产!
由于工作繁忙,处方集可能有遗漏、部分药品说明书可能有错误或未更新,请勿过分依赖!
本页内容仅供专业人员参考,患者请勿擅自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等!
♥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后在微信中使用更便捷!